徐明智和徐晨父子。
徐明智和徐晨父子攜寧夏小曲登上全國各民族迎春聯(lián)歡晚會舞臺。 受訪者供圖
學員演出結束合影。受訪者供圖
學員交流傳唱心得。
徐晨教學員們唱寧夏小曲。
很多城市都有專屬的方言小曲,寧夏小曲則是刻在銀川人DNA里的“鄉(xiāng)音”?!百R蘭山黃河灘,我的家在寧夏川,它是塞上盛開的一朵紅牡丹……”7月12日上午,推開寧夏小曲傳習所的門,三弦的錚錚聲鉆入耳膜,混合著清亮的說唱聲。國家級非遺項目寧夏小曲傳承人徐晨坐在臺上,手握三弦邊示范邊講解,臺下學員有耳順之年的老人,也有十來歲的少年,或持三弦、或抱漁鼓、或握快板,跟著節(jié)奏撥彈擊打……
父子接力傳習 從地方曲種“升格”國家級非遺
“前面有曲頭,中間有說又有唱,最后是甩腔。寧夏小曲的基礎是銀川話,必須是地道的銀川口音才能唱出地道的韻味。”徐晨介紹,寧夏小曲無法速成,學員得先從快板學起,“節(jié)奏穩(wěn)了,再學三弦才不慌?!笔炀毴液?,要過方言關練習說唱,再與三弦融合,最后經上臺歷練才算入門。
一上午的課程,徐晨帶著學員反復練習?!拔覀儾粌H要彈唱技術好,還要有舞臺表現(xiàn)力,每個人拿起樂器就是演員,要有良好的演出狀態(tài)?!碑敱娙思w彈起《寧夏川》,三弦的調子錚錚作響,像黃河水漫過灘涂,又似賀蘭山的風掠過草尖。
寧夏小曲是土生土長、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(tǒng)說唱藝術,以唱為主,兼有說白。其起源可追溯至唐代,清代末期成熟并盛行,近代多以自樂及賣藝形式流傳。
1974年,徐晨的父親徐明智對寧夏小曲進行收集、整理、規(guī)范與創(chuàng)新,形成地方曲種“寧夏坐唱”。2014年,寧夏小曲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,徐明智是寧夏小曲自治區(qū)級傳承人。
“看銀川你就眊全區(qū),今非昔比耍媽咪,道路就像刷了油漆呀,南來北往全是車(ju)……”說起徐明智,不少寧夏人會想起大型系列廣播方言情景喜劇《的哥哈喜喜》的片頭曲,尤其是那句經典收尾:“酸甜苦辣一臺戲,聽聽別介咋顯咦,啊哈哎哈咦呀嘿,的哥,走,哈喜喜哎……”
多年來,徐明智創(chuàng)作并主演的“寧夏坐唱”作品屢獲殊榮:《白字經》獲文華獎,《民生工程為民生》獲群星獎,《魚奶奶回家來》獲曲藝牡丹獎;參加全國少數(shù)民族曲藝展演,斬獲4個一等獎、1個二等獎;多次為影視劇創(chuàng)作寧夏小曲唱段,提升了這一曲種的影響力。
2017年4月8日,寧夏小曲傳習所在銀川文化藝術館掛牌?!皞髁曀锶藖砣送L期堅持下來的有20多人。”徐晨說,“聚是一團火,散是滿天星,每個學員都在為寧夏小曲的傳承發(fā)揚出力?!比缃?,傳習所已培養(yǎng)9位市(縣)級傳承人。
打心眼里熱愛 每名學員都是“傳承人”
“我是東北人,年輕時候來到銀川,迷上了寧夏小曲,一開始老師說我的銀川話不地道,說啥都不收我。”丁宏英笑著說起學藝經歷,隨即拿出剛頒發(fā)的寧夏小曲銀川市級非遺傳承人證書,笑容愈發(fā)燦爛。
“寧夏的首府是銀川,它是黃河澆灌的紅牡丹,紅牡丹呀啊哈嘿,啊哈咿呀啊哈嘿……”傳習所里,7歲的宋璟璇一邊敲漁鼓一邊搖頭唱著。這個從5歲開始學習寧夏小曲的“老學員”,把簡單的唱詞唱出了獨特的韻味。傳習所有七八個孩子,王若伊能唱徐明智的《魚奶奶回家來》,李曉鈺最愛《寧夏川》。
“天下方言寧夏美,寧夏小曲數(shù)一流。一把弦子一臺戲,世間百態(tài)pia春秋?!?5歲的陳佩勝彈起三弦,唱起自創(chuàng)小曲,滿臉歡喜。這個在銀川從事建筑行業(yè)的安徽人,2019年拜師徐明智?!袄蠋熞粋€字一個字教我‘眊’(看)、‘浪’(逛),說方言是根,不能念飄了?!?年來,陳佩勝堅持創(chuàng)作,《寧夏四市頌》中“銀西高鐵像條銀線”這句唱詞,藏著他對第二故鄉(xiāng)的深情。他說:“在銀川工作十來年,這里的人給了我太多關照,我深愛這里,想用寧夏小曲反映百姓生活,回饋這座城市?!?/span>
“我是土生土長的銀川人,小時候在農村劇院看過徐明智老師的表演,特別喜歡。20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,開始跟隨他學習。”53歲的王瑞艷是銀川市殘疾人藝術團團長,她發(fā)現(xiàn)寧夏小曲適合殘疾人參與,盲人、肢體殘疾人都能學。她把所學教給團里成員,帶他們3次登上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舞臺,曾獲三等獎?!吧皆俑甙硞兏业桥?,路遙遠俺們不怕艱,風雨狂俺們迎來彩虹艷陽天……”這是她最愛的唱詞,感覺“唱出了殘疾人自尊、自信、自強、自立的心態(tài)”。
“小時候在黑白電視機上看徐明智老師演‘年輕的老漢’,就被那股勁兒迷住了。”說起與寧夏小曲的初遇,自治區(qū)級扎染非遺傳承人王語晗眼神滿是向往。作為一名駐村干部,她每周末都從村里趕回銀川學唱?!肮ぷ魅赵谔镩g地頭,周末在傳習所,這些都是我的熱愛?!痹谑焐介L大的她,因聽《魚奶奶回家來》,發(fā)現(xiàn)了寧夏話的美妙。兩年多來,她總琢磨著“讓扎染和小曲搭個伴”,“扎染是靜態(tài)的美,小曲是動態(tài)的魂,穿扎染服飾唱小曲,就是把寧夏的美揉在了一起?!?/span>
創(chuàng)新從未停歇 唱出寧夏人自己的RAP
“皮衣皮褲皮帽子,胸前裝了個燈泡子,腔克朗叮咚響,眼睛珠子像蛋黃……”2021年,寧夏小曲《奧特曼》爆火,讓不少80后、90后從新角度找回童年回憶。
“這個廣場我是王,哪個老漢跟我搶……”2022年,徐晨創(chuàng)作的寧夏RAP(說唱樂)《廣場舞王》讓年輕人直呼上頭,“聽到停不下來,甚至跟著跳起來了。”
徐晨30多歲,畢業(yè)于寧夏大學音樂學院,現(xiàn)任寧夏藝術職業(yè)學院教師,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寧夏小曲第二代傳承人,他是“泡”在寧夏小曲里長大的。2013年,他創(chuàng)作并表演的“寧夏坐唱”獲文化部“群星獎”;兩次獲得中國文聯(lián)“曲藝新人獎”;2015年,參與央視熱播劇《靈與肉》中十三段“寧夏小曲”的創(chuàng)作與指導;2019年,獲得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(chuàng)作人才扶持。
從一人唱、兩人對唱到群唱,從線下演出到線上傳播,徐晨說:“從父親上世紀七十年代收集整理寧夏小曲開始,寧夏小曲就從未停止創(chuàng)新?!?/span>
2020年起,徐晨著手將父親的演出視頻整理發(fā)布到網絡,讓不少老銀川人重拾回憶。他還將自己和學員的演出視頻發(fā)布在視頻號、網易云、QQ音樂等平臺,吸引了眾多年輕粉絲。經他改編的《奧特曼》《泰坦尼克號》《海綿寶寶》等寧夏小曲火爆一時,有網友留言:“世間有真情,最后看淚目了,感謝徐老師創(chuàng)作這么多好作品?!?/span>
同年,徐晨組建麥客樂隊,將寧夏小曲與流行音樂、RAP、R&B(節(jié)奏布魯斯)、爵士結合,創(chuàng)作發(fā)布《麥客少年的花兒》《感恩遇見光》《再創(chuàng)榮光 我為紅井子來加油》《沙棗花子開》等歌曲,讓人們看到寧夏小曲的未來之光?!拔覀兿M?,今后寧夏小曲演出時,站起來鼓掌的不再全是白發(fā)蒼蒼的老人,也有活力四射的年輕人?!毙斐空f。
“千斤意,四兩詞”“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”,這是徐明智教給徐晨的道理。如今,徐晨特別喜歡與父親共同創(chuàng)作,每次寫詞都反復修改。徐晨坦言,雖然在電腦操作、網絡詞匯等方面偶爾能在父親面前“露一手”,但更多時候是潛心向父親學習那份堅持與精益求精的精神。
“創(chuàng)新是為了活下去,不是為了追流量。”徐晨始終記著父親的話。與其他非遺不同,寧夏小曲的詞曲均為徐明智和徐晨原創(chuàng)?!拔覀儎?chuàng)作的詞曲都在唱家鄉(xiāng)、頌寧夏,希望學員通過學習激發(fā)血脈情懷、文化自豪感和自信,而非追求快餐式、流量化的東西。”徐晨說。
徐晨還將寧夏小曲融入日常教學,創(chuàng)新非遺特色課程,深受學生們歡迎。說起最大的愿望,他笑道:“傳習所所有人都知道,每次拍合影時都會說,‘希望寧夏小曲飛得越來越高、越來越遠’。”
或許非遺的傳承,從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。不過是有人守著一把三弦,一群孩子跟著學唱,一代又一代,把寧夏川的風光、日子,都揉進調子里,唱給歲月聽。(記者 張雪梅/文 韓勝利/圖)